周二 农历癸卯年二月廿三

“养成好习惯、文明在身边”主题班会听后感

发布作者: 潍坊中学 发布时间:2009-07-31 00:00 浏览次数:

本学期开学之初,在高二、一班举行了一次主题为“养成好习惯、文明在身边”的主题班会示范课,听后感触比较深,对我的触动比较大,感想如下:

 

这次班会是本学期以来开的比较成功的班会之一,虽然班会的主题是老生常谈,可在形式上有了新颖的变化。在班会之前,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大家都参与到班会活动中来,这与过往总是由教师唱独角戏有了很大的区别,所以大多数学生在班会开始前,充满了好奇与渴望,而在进行的过程中,第一个环节便让全体学生投入到创设的环境中去,后面的讨论问题也自然让学生有话可说。其次,由学生完成了这次活动重要部分,倡议书的主要内容。这些内容在班会之前是没有进行预设的,全部由学生自己完成,这样更能让学生去记忆中学生必要的行为规范。 


     

这是一个开始,更重要的是保持,于是请学生讲述了两个在求职过程中出现的有关行为习惯的小故事,这两个故事有的学生听过,有的学生是第一次接触,但都在班会课中对这两个故事有了新的认识,于是再进行总结。

 

从这节班会上有几点让我在以后的班会课上可以借鉴:一是课堂的内容,学生习惯的养成教育是学校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并且是至关重要的。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与人的成长规律和学习规律相适应的最佳行为模式,能使人付出更少,收获更多。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是实现学习效果最优化的有效途径。二是课堂的形式,原来班会都是班主任自己在讲,学生只是被动的听,学生的积极性不高,甚至有许多学生根本不听,而让学生参与其中,一方面调动了其积极性,另一方面也能够加深其印象。

 

我想,一堂成功的班会课,最起码的要求是,达到教学目的,全员参与。当然,这样的一堂班会课,是需要学生进行配合的,这就需要在日常的教学中渗透教育,注意到各个学生的特长与个性,在这一方面,我也要继续努力。

版权所有©潍坊中学  鲁ICP备050071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