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 农历癸卯年二月廿三

2012年暑假征文三等奖作品:《〈唐诗三百首〉读后感》

发布作者: 潍坊中学 发布时间:2012-10-25 00:00 浏览次数:
 

《唐诗三百首》读后感

 

高二23班  姜鸣

 

众所周知,中华文化犹如长江之水,源远流长,滋润着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灵。而唐朝作为中华历史上的一个鼎盛时期,自然会留下许多叫人拍案叫绝的经典。作为一个诗的国度,唐诗自然也就铸成了中华文明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只这么一句话,就形象的指出了诗对人的深远影响。刚翻开《唐诗三百首》,一股唐代的生活气息就迎面而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不舍与牵挂;“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旷达胸襟;“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乐观豁然;“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深厚友情;“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田园风光;“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大气磅礴。这一切都不禁让我对诗人们笔下的那个时代产生了美好的遐想。

还记得第一次翻开这本书的时候,觉得满眼都是看不懂的古文字,只觉得无趣。然而现在却完全不是这样了,它仿佛就像是一个神秘的盒子,等待着我去打开。俗话说得好:“书中自有黄金屋。”然而唐诗中的“黄金”,确实需要仔细寻找,慢慢品味。不管是浪漫飘逸的李白的诗,沉郁顿挫的杜甫的诗,还是平实易懂的白居易的诗。不管是市井风情还是边塞风光,是生活琐事还是国恨家仇,是浪漫爱情还是残酷现实,都包含着更深层的含义。那简洁而又生动的语言,似乎在向我们诉说着中国的历史文化。

屈指可数的几个字,每一个字都是那样的耐人寻味,每一个字都是那样的意蕴悠长。短短的几行字,凝聚了无数的风雪岁月,如指路的明灯,一盏一盏的延伸到路的尽头,也照亮了前方的希望。

培根曾说过:“读史使人明志,读史使人聪慧。”苏轼也曾说过:“腹有诗书气自华。”。从牙牙学语的孩童,到满头白发的耄耋老人,无一不享受着唐诗带来的精神上的饕餮盛宴。正所谓诗情画意,唐诗早已逃离了干枯的文字的束缚,变得有自己的情感了。如今的唐诗,已演变为一种精神,一种向往,浓缩了几代的中华文化,一代代的传承下去。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日,觅一个清净之所,手中捧着《唐诗三百首》,游走于诗的海洋中,释放自己不羁的灵魂,抛开繁杂的世事,领略其中的风情,见证那些年他们一起走过的中华历史,享受心与心的碰撞。

版权所有©潍坊中学  鲁ICP备05007184号